首页     |    展会预告     |    往届回顾     |    茶文化     |    媒体报道     |    资料下载     |    参观服务     |    合作单位     |    联系我们
  媒体报道 首页>> 媒体报道

一入陈茶深似海

   浅尝辄止的茶客,在一杯陈茶面前往往找不着北。饮者境界未到,真正遇上陈年茶宝,心境不能相应,恐怕也是“猪八戒吃人参果”,不得要领。

   陈茶是个宝 知物不知价

   日前,有位茶友在茶馆看到惊人一幕,一道老普洱标价10万元。

   他回来问我,16克茶,值这个价吗?我答道:我知物不知价,如果是号级的,且能喝出淡味,那就值。你喝的是古董,能说贵吗?

   淡味是什么味?一言难尽!大家可能都吃过苹果,请你告诉我,苹果是什么味?就是苹果味,对,但是苹果味是啥味,讲不出。

   兰芽雀舌今之贵,凤饼龙团古所珍。北宋建州“北苑”龙凤团茶已成历史记忆,对这种印有龙、凤花纹的贡茶,今之茶人可以通过吟诵诗句“活泉煮龙团”来发发幽情。

   普洱金瓜贡茶,是现存陈年普洱茶中的绝品,被誉为“普洱茶皇帝”。这种茶是清代云南普洱茶区进贡朝廷的,据说北京故宫博物院存有一沱,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看过一个资料说,上世纪5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故宫工作人员曾整理普洱贡茶,喝过“雍正金瓜贡茶”的人回忆,这种茶口感没太特别,很“淡”。

   岩茶讲究“隔年陈”

   台湾散文家林清玄在《沉香三盏》一文中,讲到沉香陈年冻顶。他说,经过多年醇化,火气早已褪去,乌龙的甘香已经蕴藏起来,只剩下拙味。

   林清玄用一个“拙”字来形容陈茶。

   武夷山茶农建房有个传统习俗,在安放中脊横梁时,要在横梁正中悬挂一包茶叶。这包茶叶只能等拆房子时才取下,叫“悬梁老茶”。一般的悬梁老茶都有几十以至百把年的历史,有的老茶已经霉变。我试过品质好的悬梁老茶,口味与近百年历史的“号级”老普洱一样,都是饱满的淡味,大盈若冲。

我喜欢陈茶的厚重,个人体会,陈茶具有暖胃清胀、除脂轻身等功效。知道我爱喝陈茶,武夷山茶农朋友游先生精选正岩陈茶茶末,压制了一些茶饼送我。其中一饼有段字:“茶陈三年是药,陈十年是灵丹妙药,陈二十年以上的就是宝了。”

   “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清初的这首《闽茶曲》,道出焙火后的岩茶需要陈化的特性。刚过火的茶,香气给火压住出不来,茶味焦燥,需要时间陈放转化,这就是传统岩茶讲究的“隔年陈”。

   “百钟茶”几近绝迹

   2006年,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岩茶传统制作技艺复杂,有十多道工序,精髓在“火工”。

   越是品质好的岩茶越能吃火,考究的要反复焙上六七重火以上。历史上,武夷茶农看青做青,将茶青初制成毛茶,茶商再收购过来,看茶做茶,继续焙火精制。极端情况,制茶大师傅会根据茶叶在烘焙过程出现的变化,一道茶反复焙火,合共耗时几近一百个钟头。这种“百钟茶”,质量上乘,是武夷岩茶登峰造极之作,饮者可遇不可求。

   当下武夷山还有少数“固执”的茶人,他们遵循古法制茶。但是,不用传统炭火焙,改用电焗炉烤的茶厂也有。红茶的鼻祖武夷正山小种,目前已少见传统松熏做法。长此下去,岩茶传统制作工艺的传承,将成为一个问题。

   十几年前,茶叶市场开始出现“清香型”的安溪乌龙茶,焙火很轻。慢慢地,我喝出茶之外的味道。于是赶紧下手,积攒了一批传统做法的武夷岩茶。当时是想存下来供养善知识,也给家中长辈喝。这些茶现在引来茶友的羡慕嫉妒恨,我也乐得跟大家分享,众乐乐。

   七八年前,我在茶友处品到一道陈年大红袍。这茶一团和气,茶刚入嘴,我便脱口而出:禅茶!后来了解到,此茶制于1969年,是武夷山制茶世家黄老先生采摘名枞,按古法精制作为礼品的,因为没有送出就放在自家阁楼里了。其后,我寻寻觅觅购入三两,视作奇珍。这道茶我敬奉王绍藩先生喝过,后来这道茶又有了不少故事。

   嗜爱陈茶走上不归路

   武夷岩茶具有独特岩韵,加之老茶树的枞韵以及植被丰富造就的花香野趣,此中三味,为岩茶魂魄,非下过功夫者难入其堂奥,勉强表述为“岩骨花香”,或通俗称为“地土香”。

   焙足火的岩茶以果香及奶油香为上。陈茶的汤水更加醇厚、顺滑,出现果酸味,茶的香气也会随着陈放时间缓慢变化。一般而言,八年以上的岩茶会出现诱人的陈香味,依次呈现荷叶香、枣香,乃至药香,最后韵味火香皆内敛转化,变得平和冲淡。浅尝辄止的茶客在一杯陈茶面前往往找不着北。

   足火岩茶外观黑褐起白霜,可以在干燥、避光、无异味的条件下密封长期保存,不会返青。冲泡时,茶底油润,茶汤出现宝色,有活性。保管不善而受潮的茶叶,不应入口,这种茶受到微生物污染,可能含有极强的致癌物质,这一点必须提醒茶痴们注意。

   陈茶虽好茶难求,一般茶客莫追逐。陈茶喝一泡少一泡,时下的老茶宝皆为私藏,好东西都在藏家手里,市面上很少流通。再者,饮者境界未到,真正遇上陈年茶宝,心境不能相应,恐怕也是“猪八戒吃人参果”,不得要领。

   茶人明白,喝茶喝上不归路,指的就是嗜爱陈茶者。这是戏言也是真语。对一般茶客而言,遇上机会,蹭上一杯,沾沾口福,足矣。

   一入陈茶深似海,从此茶客是痴客。




 
活动预告

中国茶在军运村成各国运动员比赛之
醉品集团“Z•20品牌“战略合
喝茶为什么要备茶点?
有了这份攻略,无忧喝茶全年!
茶叶新零售,创造新价值丨科技普洱
原料价格越来越透明,普洱原料中间
互联网时代,茶叶店如何借鉴“体验
常州市组织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
【百富茶业】茯茶你不得不知的核心
茶的三重境界
湘益茯茶荣获第十一届中部投资贸易
茶文化 | 宋朝人喝茶为何那么浪漫!
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陕西-泾阳
恩施州擦亮“恩施硒茶”品牌,茶业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 徐州茶博会    参展感言   联系我们   关于华博   加入华博
苏ICP备17030701号-9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