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产好茶,好茶在宜宾。昨(18)日,“宜宾早茶品介会”在成都锦江宾馆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进,省外侨办主任慕新海出席品介会并致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四川省茶业研究所所长、专家王云出席品介会。 宜宾是中国古代国际贸易通道茶马古道的重要起点之一,也是世界茶叶发源地之一,有3000多年的茶叶生产史。此次品介会旨在充分展示宜宾早茶早而优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提升宜宾茶在国际上的声誉度、品牌形象,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以茶会友,增进了解,加强交流,促进合作”,推动宜宾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品介会上,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泰国、新加坡、斯里兰卡、以色列驻蓉总领事馆、领事馆官员,外国驻蓉经贸代表机构、外国地方政府代表机构、外资银行、世界500强企业、华人华侨社团、茶业专家、宜宾茶业企业代表等欢聚成都,共饮宜宾早茶,共话国际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宜宾坚持把茶产业作为一个特色富民产业来抓,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推动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中国早茶之乡’的知名度得到了持续攀升。”徐进在致辞中从五个方面归纳了宜宾市委、市政府如何加快发展宜宾茶产业。一是充分发挥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以品质引领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坚实的产业基础优势,以规模加快发展。三是充分发挥厚重的文化品牌优势,以品牌带动发展。四是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以开放扩大发展。五是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以创新推动发展。 徐进表示,新的发展形势下,宜宾将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全市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来打造,奋力把“宜宾茶”打造为第二张城市名片,争当千亿川茶的“排头兵”和茶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试验区。宜宾将充分发挥各种优势,进一步强化基地建设,加快茶叶生产标准化建设,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强化企业培育,做强市场主体,加快形成以川茶集团、川红集团为重点的茶企集群;进一步强化市场营销,大力推进“公共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战略,着力提升“宜宾茶”的整体形象;进一步强化质量监管,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创新发展。 “友谊没有国界,开放赢得未来,宜宾茶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大有可为。”徐进衷心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和帮助宜宾茶产业发展,真诚欢迎大家前来宜宾考察投资、共谋发展。徐进表示,宜宾将以开明开放的环境、热情周到的服务,与大家同享发展新机遇、共创茶业新辉煌。 慕新海在致辞中说,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见证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近年来,宜宾市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茶叶总产量居四川省第二位,茶叶出口居四川省第一位,红茶、绿茶、花茶、普洱茶等茶叶分别出口到巴基斯坦、毛里塔尼亚、贝宁、比利时、德国、法国等国家,宜宾川茶集团还与俄罗斯奔萨州签署了在俄合资建厂协议,为宜宾茶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宜宾继续抓好茶产业发展,以茶为媒扩展国际交流合作空间,省外事侨务办将一如既往给予支持。 品介会上,王云向来宾分析了宜宾产好茶的原因:一是宜宾气候独特,适宜茶树生长;二是春季回暖比同纬度的产茶地区都早,有独特的气候条件;三是宜宾土地肥沃,江河众多,最适宜的气候、生态和土壤条件,形成了“宜宾早茶”早优双绝的特点;四是加工技术精湛。王云说,宜宾目前已是全国最大的早茶基地,茶叶品牌以天府龙芽、红贵人、屏山炒青、黄金白露、早白尖等为代表,以独特的品质,获驰名商标1个、著名商标7个、知名商标13个,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好评。 擂茶表演、欧式调饮茶表演、长嘴壶茶艺表演、传统中国红茶表演……品介会上,除了茶香的回味悠长,中、西茶艺的技法在这里碰撞交流,茶艺的精髓更是一一展现,让在场的宾客赞不绝口。 市委常委、副市长于滨,省商务厅副厅长杨春轩,省农业厅以及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品介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