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一件雅事,亦是一种文化。小时候,我家里就喝茶,那时条件有限,喝的是路边摊上廉价的茉莉花茶。父亲抓一把茶叶,把水烧得滚开,滴到地上先听“噗”的一声响,然后再高高沏下。泡好了茶,父亲便晃着腿坐在家里那个老式摇椅上,优哉游哉。品着茶的父亲似乎忘记了一切。那时,我尝过父亲的茶,清香可口。后来,父亲也不知是得到什么高人指点,喝茶更为讲究,沏茶时先用开水把小壶涮热,放茶叶后先沏一道水,用手晃晃再倒出去,再冲一次从第二道茶才开始饮用,这其实是常见的三道茶功夫。 这是父亲喝茶的故事,不过,母亲总是说他,又不是文人,又不是领导,哪有这闲情喝茶?父亲每次总辩解说古代某某皇帝都爱喝茶,喝茶喝得疏于上朝。长大后,我知道了父亲所说的爱喝茶的皇帝大概是宋徽宗赵佶。这个赵佶当皇帝的时候精于书画,更嗜好品茶。可以说,赵佶是个艺术家,可是这个艺术家在政治上却昏庸无能。这不,金人长驱直入中原,北宋亡国,赵佶从皇帝变成了俘虏。 纵观历史,不管是乱世,还是太平盛世,一直都有将茶喝得出神入化的人物,甚至把品茶延伸为一种茶文化。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堪称宋朝的“茶博士”蔡襄。据宋代学者彭乘《墨客挥犀》记载:返乡归隐的蔡叶丞得到一点名贵的小团茶,请蔡襄来品尝,蔡襄邀请一位朋友陪同前往。到了主人家,主人叫仆人献上茶来,蔡襄喝了两口,主人问他感觉如何,蔡襄抿抿嘴说:“茶是不错,就是里边掺了大团茶,不纯了。”主人感到疑惑,于是把仆人叫来质问,仆人也如实汇报:“主人您原来备下的小团茶是一份,我见多了一位客人,怕分量不够,又不敢找您要,就掺了点大团茶。”主人听了大惊,对蔡襄说:“真不愧是茶博士,什么茶都瞒不过您。”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不管你是高官,还是寻常百姓,谁能离得开茶呢?这茶除了喝,更是融入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文化。如果缺少了茶,我们的生活还能如此丰富多彩吗? 2015首届徐州茶博会将于6月5-8日举行,咨询电话 0516-821876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