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的传统工艺诞生于六堡茶的原产地—六堡镇,千百年来六堡的茶人都以这样的方式做茶。1960年以后现代工艺的六堡茶出现,六堡茶的现代工艺非常适合 工厂化规模生产,而且除六堡镇以外的厂家均生产现代工艺的六堡茶,茶农们也因此称现代工艺六堡茶为“厂茶”。传统工艺的六堡茶只能在六堡镇的厂里和民间传承。 六堡茶的传统工艺产生了槟榔香,在清代嘉庆年年成为全国24大名茶,19世纪初,随着南洋开发的华人的喜爱而成为一款“侨销茶”,传统工艺的六堡茶开始了它的第一次辉煌。 1960年代一种为快速而成为商品的六堡茶的新工艺的出现,改变了六堡茶的现状,由于其独特的风格,与传统六堡茶有显著差异,所以现代工艺虽然成为工厂化生产的标准,但并未能替代传统工艺。这种冷水发酵技术产生的时间,有另一权威说法,见《广西传统食品大全》一书(中国食品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17页)摘录如下“1979年,茶叶技术工作者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开展了六堡茶精作“冷发酵”工艺试验和推广应用,取得了可喜成绩,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1982年优秀科技成果奖。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六堡茶得以蓬勃发展,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常年产量达200多吨,畅销全国,亦是国际市场上最抢手的茶品之一,成为广西大宗传统出口商品。由于六堡茶品质优异,质量稳定,曾荣获得广西优质食品称号和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荣誉证书。”那么六堡茶现代工艺大家对它的描述为何有这么大的时间上的跨越,是因为这个冷水发酵的现代工艺应该是成熟于80年代,也许原始动机发端于1960年代,也有厂家说是1958年。 2008年六堡茶的标准制定中,以大厂为标准的现代工艺成为六堡茶的唯一标准,传统工艺六堡茶未被提及。在这十年,六堡茶传统工艺的生产厂家和茶农备受煎熬,不断的寻求公正的解决问题,为千年六堡茶正名和六堡镇的茶叶以出路。正义以匍匐的方式前行,但总会到达,现在《广西食品安全地方标准DBS45/057-2018六堡茶(传统工艺)》的颁布,为六堡镇六堡茶的传统工艺确立了它的历史地位。 六堡茶(传统工艺)的定义是:选用苍梧县群体种、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的品种、品系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的鲜叶为原料,经六堡茶传统工艺制成的茶叶产品。 传统工艺:采用杀青、初揉、堆闷、复揉、干燥、筛选、拼配或不拼配、汽蒸或不汽蒸、压制成型或不压制成型、陈化或不陈化,不经渥堆发酵的工艺。 随着六堡茶(传统工艺)标准的出台,传统工艺六堡茶必将迎来它的第二次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