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红茶”与“工夫红茶”,不知情的还以为会不会是打错字了,而事实上“功夫红茶”与“工夫红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看似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却相隔了十万八千里。 工夫红茶亦称工夫茶,原料细嫩匀齐,色泽乌润,外形条索紧直完整,香气浓郁,滋味醇和而甘浓,汤色,叶底红艳明亮,具有形质兼优的品质特征。传统工夫红茶必须经过初制和精制两个阶段,靠“工夫细”制出来的。 清代时,工夫茶是指红茶及部分武夷岩茶,清僧释超全曾作“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其中的“工夫”显而易见是力气、时间之意,后逐渐引申为花费工夫做出的好茶。 有部分人也会把“工夫红茶”写作“功夫红茶”,但“功夫红茶”更多是指代红茶的一种泡法,按字面解释,“功夫”指的是技艺、技术,“功夫茶”则是指泡茶、烹茶及技法技艺,讲究沏泡、品饮的学问和功夫。 泡功夫茶,从烧水、温杯到泡茶、斟茶,动作要娴熟利落,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品功夫茶还是闽南、潮汕等地区出名的风俗之一,无论有无客人到访,每天都要喝上几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