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也…… 天地本是从虚无而来,万物本是由虚无而生,静乃始于虚也。 有虚才有静,无虚则无静。 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极富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特色, 比之日本“茶道四规”中所言的枯寂之美(亦称沉寂之美、静寂之美), 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这是因为,日本茶道文化属于禅道文化, 亦即佛门文化的性质。 故尔就日本茶道来说,他们在茶事操作的程式中, 在茶道审美的过程中, 其一招一式,一举一动, 都需要表达佛门的教义并教规, 因此限制严格。 而中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之说, 是对于日常品茗审美而言,并非空泛, 仔细品味,有助于在品茗生活中更好地获得审美感悟。 虚静之说并不玄奥,只需明白一点,即静乃始于虚也, 在内心世界的空间里,在受到外物之苦时,在品茗审美之前, 需把心灵空间的挤轧之物、堆垒之物,尽量排解开去, 静下神来,定下心来,开始走进品茗审美的境界, 静静领悟茶之色、茶之香、茶之味、茶之形的种种美感, 以及赏鉴茶道文化生活中的择器之美、择水之美、择侣之美、择境之美。 这一切,不正是属于虚静之美的境界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