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会预告     |    往届回顾     |    茶文化     |    媒体报道     |    资料下载     |    参观服务     |    合作单位     |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毕家上流社区 “南茶北引”发源地之一

毕家上流社区“南茶北引”发源地之一

“南茶北引”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是流芳至今的青岛市茶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即1956年毛主席对从浙江来山东任省委书记的谭启龙同志谈话时提出:“浙江种茶,你去山东也可以种茶嘛。”1957年7月,毛泽东主席在青岛开会休息时又对谭启龙同志讲:“青岛有山有水,可以搞点茶么。”此后山东省委立即组织实施了“南茶北引”工程。从1958年开始由杭州等地引进茶苗,种植于海青镇、泊里镇、崂山林场、中山公园等地。由于连续的政治运动和缺乏栽培技术及管理经验,第一批茶苗大部分枯萎了,仅在胶南的海青镇和中山公园等地存活了少部分;1963年,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谭启龙同志在青岛市区的中山公园发现了存活下来的茶苗,坚定了他在山东省再次推广茶树种植的信心。于是山东省委又第二次组织实施了“南茶北引”工程。二次“南茶北引”工程时逢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支持下,终于使从南方引进的茶苗大面积存活下来。1970年夏季,青岛市加工出第一批绿茶,就被中国茶叶研究所鉴定为:“外形匀整、色泽鲜亮、滋味醇厚、香气独特,可与西湖龙井等名茶媲美。”1972年9月16日《人民日报》以大篇幅报道了“南茶北引”成功的伟大实践。从此后,源自南方的茶树就在青岛地区扎根发芽、茁壮成长。

毕家上流社区隶属于李沧区世园街道办事处,原为崂山区行政区域,1994年区划时该区域划归李沧区。该社区地处崂山山系的崂山林场中,是“南茶北引”(海青镇、泊里镇、崂山林场、中山公园)四个发源地之一。崂山三面临海,气候温和湿润,水质优良,土壤呈酸性适宜种植茶叶。其中,在崂山林场管辖范围内的原崂山县的毕家上流村,经过了多次的反复实验与试种,在70年代初终于培育成功,并一直种植至今天。现在的毕家上流社区,在申请并成功地成为“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会场,而传承至今的“南茶北引”茶系,仍保留着茶质非常独特的龙井43号和大白毫等品种。它与原浙江茶系的茶质比,又增加了南方所不能比拟的区位优势。一是纬度高,温差大,茶质好。青岛地处东经119°30′-121°,北纬35°35′-37°09′,纬度高,温差就大,是理论上茶生命的极限。成长中的崂山茶,在高温差下,如大部分植物一样,茶质比温差低产茶区明显要好得多。南方一般是3—5天采一次茶,而青岛一般是5—7天采一次茶。二是依山、傍海、水净、茶优。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东南濒临黄海,西北连接陆地,辖区内有崂山和大珠山两大山脉,拥有独特的依山傍海地理优势。而至此,上天又赐予了山区和丘陵土壤富含微量元素硒和天然纯净的崂山水。土好,水好,茶质就好!这是天地之杰作。三是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湿润宜人、茶香。青岛是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常年平均气候13.0℃,四季分明、湿润宜人。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在茶树生长期内,时隐时现的曼妙的海雾,带着淡淡的海味,飘洒在茁壮成长的茶叶上,又给茶树带来了宜人的芳香,真可谓是:名山名水育好茶。




 
活动预告

中国茶在军运村成各国运动员比赛之
醉品集团“Z•20品牌“战略合
喝茶为什么要备茶点?
有了这份攻略,无忧喝茶全年!
茶叶新零售,创造新价值丨科技普洱
原料价格越来越透明,普洱原料中间
互联网时代,茶叶店如何借鉴“体验
常州市组织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
【百富茶业】茯茶你不得不知的核心
茶的三重境界
湘益茯茶荣获第十一届中部投资贸易
茶文化 | 宋朝人喝茶为何那么浪漫!
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陕西-泾阳
恩施州擦亮“恩施硒茶”品牌,茶业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 徐州茶博会    参展感言   联系我们   关于华博   加入华博
苏ICP备17030701号-9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