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会预告     |    往届回顾     |    茶文化     |    媒体报道     |    资料下载     |    参观服务     |    合作单位     |    联系我们
  媒体报道 首页>> 媒体报道

普洱茶学科地位洗牌:到底是不是黑茶?

   2015年刚结束的“昆明创建世界茶树原产地博物馆暨普洱茶学科地位高峰论坛”上,第二个重磅论题,便是“普洱茶学科地位”。

   普洱茶是云南久享盛誉的传统历史名茶,因其越陈越香的韵味和对人体健康的有益作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但是,普洱茶在茶叶分类中属什么茶的问题,至今仍是困扰广大消费者的难题。国内权威茶叶书藉和茶叶辞典,都把普洱茶列为黑茶类。

   此次高峰论坛报告会上,云南各大茶叶单位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网络媒体等均出席现身,张顺高、张芳赐、王树文、张宝三、周红杰、刘永华等众多茶界泰斗与著名专家学者运用大量的科学数据与科研材料论证指出,普洱茶不是黑茶。普洱茶就是“普洱茶”,应重新定位其学科地位,让普洱茶摆脱“有名无姓”的囧境,使其独一无二的身份明朗起来,确立普洱茶不可动摇的学科地位。

茶叶加工及其产品分类新探——普洱茶就是普洱茶

   早在几个月前,茶界老前辈张顺高以及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云南联络处、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老科协等专家成员,便就“普洱茶作为一个新茶类”这个话题开展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一致认为,应高举吴觉农茶学创新的旗帜,充分发挥云南茶叶资源优势和学科特色,联合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科专家,共同为云南普洱茶学术创新、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高峰论坛上,老先生更是从普洱茶加工过程中的化学质变机理等方面,一再强调“普洱茶不是黑茶”、“普洱茶就是普洱茶”,其学科地位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

从云南普洱茶的独特工艺与品质论其学科地位

  论坛上,云岭产业领军人才、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周红杰教授为大家作了重要报告。报告中,周教授从云南普洱茶的概念、品质形成因子、品质形成条件等方面全面科学地为大家解读了普洱茶的独特性与地位性。

   周教授结合十余年来对普洱茶的研究成果,从学科角度提出了普洱茶是不同于现有六大茶类的特种茶,并建议将普洱茶划为第七大茶类,这对普洱茶今后的发展和茶叶科学进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普洱茶特定的加工工艺技术形成了独特的茶类

   从 “普洱茶是中国第一个茶类的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千年历史及其独特制茶工艺技术”、“普洱茶多样性与奇特性”、“仓储”等方面论证指出,在世界茶叶中,普洱茶具有较多的独特性,已完全具备了一种独立茶类的条件。

   云南省普洱茶科学工艺研究所及有关科研、企业、行业办等单位和个人在传统工艺基础上不断创新,开发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普洱茶加工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并于1995年在2008年的13年时间多次实验和研究,总结了普洱茶生产特殊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从生产加工工艺技术上分为三代加工工艺技术,普洱茶事实上早已经形成了中国基本茶类中的第七大茶类。

   再论普洱茶不是黑茶

   早在几十年以前,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第一位高级工程师谭自立先生,就同安徽农学院陈椽教授在茶叶分类问题探讨过程中强调,反对将普洱茶列入黑茶类。2004年11月“云南省首届普洱茶国际研讨会”上,他不顾已86岁高龄,仍在会上大声疾呼:“普洱茶不是黑茶”。同样在这次会上,陈椽教授的弟子,云南农业大学的知名茶叶教授沈柏华先生在谈到普洱茶是不是黑茶的时候也说:“普洱茶列入黑茶类是不正确的。陈教授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学者,如果他还在世,一定会同意将普洱茶划出黑茶类”。

   普洱茶要怎么认识、认知、命名、定义、分类,各有各的道理或缘分深浅。毕竟学者专家在人群中是少数,茶叶的、普洱茶的学者专家更是少之又少。如我们这样现代茶人,认国标,是依法;认地方历史名茶,是尊重传统历史文化;认按科学依据条件下做出的普洱茶是传统制普洱茶的延续和发展,是尊重科学。同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唯实际保有普洱茶的独特性才能保证了自立于世界茶林地位。就是云南普洱、中国普洱、世界普洱,而不是窄窄的黑茶中的普洱茶。

   普洱茶到底属于什么茶类?是不是黑茶?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其学科地位?茶叶分类及其学科地位会不会迎来一次洗牌?




 
活动预告

中国茶在军运村成各国运动员比赛之
醉品集团“Z•20品牌“战略合
喝茶为什么要备茶点?
有了这份攻略,无忧喝茶全年!
茶叶新零售,创造新价值丨科技普洱
原料价格越来越透明,普洱原料中间
互联网时代,茶叶店如何借鉴“体验
常州市组织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
【百富茶业】茯茶你不得不知的核心
茶的三重境界
湘益茯茶荣获第十一届中部投资贸易
茶文化 | 宋朝人喝茶为何那么浪漫!
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陕西-泾阳
恩施州擦亮“恩施硒茶”品牌,茶业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 徐州茶博会    参展感言   联系我们   关于华博   加入华博
苏ICP备17030701号-9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249号